家乡巨变小学作文13篇
在平时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。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巨变小学作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我在我的家乡——潮州读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。
我清楚地记得,那里原本是个美好的地方:大大小小的树多得树不清,令人看得眼花缭乱。那一排排的树,棵棵把腰挺得直直的,有的像坚强的战士那着枪一样,有的像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还有的像军人似的,一动也不动。它们日日夜夜“守护”着整个村庄,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,它们就摩拳擦掌,准备迎战;一条条清澈的小溪里,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;一棵棵大树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里,显得更绿了;一片片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里,显得更白了;无边无际的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溪水里,显得更蓝了。那里的环境如此之好,谁不希望居住在那儿呢?
可是,我发现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家乡的景色完全不同了:居民们随意砍伐树木,使绿色渐渐减少,它们再也不像坚强的战士,不像一动不动的军人,而是像奄奄一息的病人,像生命垂危的老人!变了,变了,一切都变了!那蔚蓝的天空不再蓝了,那清澈的小溪不再清了,那牛奶般的云朵也像被黑水淋了的被子,不再白了。
罪魁祸首就是居民们!是愚昧的居民们!居民们随意砍伐树木,随意把污水倒进小溪里,随地丢垃圾,随地吐痰。是居民们的所作所为才造成家乡灾害的!
啊,家乡!你变了,变得不再美丽,变得面目全非。
我多么希望这个重大的发现能引起居民们的注意,使他们重振自己美丽的家园啊!
二十年后,重返家乡,心中不免涌起喜悦之情,怀着急切的心情,我上了飞机,我在飞机上思绪万千等待着回到家乡。
约三十分钟后,我下了飞机,一座奇高的大楼矗立在眼前,上面贴着不计其数的玻璃,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,突然间,我觉得有什么不对劲,便回忆起我走之前的家乡……啊!家乡以前没有机场呀?哦,这应该是才建的吧!真壮观。
再往前走,家乡66团就到了。只见马路另一边已白发苍苍的爸妈正喊着我的名字,我跑了过去“爸妈,你们怎么知道我要回来?”还不是跟踪定位地图的功劳?说着,妈便牵起我的手,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,这儿是北瓜树,哪儿是酸萝卜地;这儿是张家,那儿是李家;这是超市,那儿是广场……我只是一个劲点头,并没有看清什么,但心中却感慨万千,此时的家乡,可真是繁华得可以与城市媲美。通过了热闹的菜市场,穿过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大街,好不容易才绕家。
我着急地对妈妈说:“妈,快开门呀!”妈妈却不慌不忙地说:“急什么?现在有指纹对印了,即方便又安全!”我吃了一惊——连门也变先进了。家里的先进设备和可爱的家。
喜看家乡变化学校组织同们看家乡的面貌,同学们自然是兴奋的像只小鸟。下了车,自然是比较冷的,寒风一吹,再加上这里是钱塘江畔,同学们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插入了口袋里。但这股寒冷,很快又被喜看家乡变化的热情给冲淡了。既然不冷了,我们也就一心一意将思绪投入看家乡的面貌。
钱塘江对岸的建筑物鳞次栉比,各有各的建筑风格,如果说香港超市的卖品让人眼花缭乱的话,我可以充满自信的说:“这些一幢幢高楼大厦就是香港货架上的卖品。”同样,我不得不佩服设计师!回想往日,爸爸的年代,我得知了那时的家乡:马路不整齐,勉强算是马路吧;钱塘江畔哪有什么高层建筑,就算有,也不会高于现在的小区楼屋;矮小的房屋极多……
看到后来,我的心中起了五彩的浪花。我的家乡,马路从过去的脏乱,到如今的平坦、顺畅;我的家乡,楼房,从以往的狭小,到今日的阔大;我的家乡,建筑风格,从昔日“千篇一律”的低层建筑至现在的多种多样,我的家乡……家乡在我心中,已经和“繁华”画上了等号,想着她多年前的农村化,到如今的繁华似锦,我小小的心中装满了激动和欢喜,还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情感……江上的几叶小舟,承载了一个梦。
长沙是我第二故乡,我从一岁起就生活在这里。
长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。在这美丽的背后有着一段悠久的丑陋的一幕。长沙原来十分小。城区只占长沙的二分之一,有将近一半的地方是郊区。那时,到处荒山野岭,治安自然也不好。山中、山路上到处是土匪强盗。在城区,十分肮脏。在大街小巷里到处是废纸、塑料袋、吐沐等。使长沙变得十分不雅观。
那时的通讯也十分不方便。只有市长、政府官员等一些高等人物家中才会有一台电话。就连电信局也只有两叁台固定电话,手机很少见。交通更不用说。那时公交车只有4路、2路、1路、3路和11路这几条线路。所以交通十分不便。在车站要等个十几二十分钟,特别浪费时间。并且公路泥泞不堪、坑坑洼洼。下雨天,汽车一开过路坑,水花四溅,把行人身上搞得脏死了。……而现在,美丽的今天,长沙已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。
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有的甚至高耸入云。公路都成了柏油路、沥青路。路宽都成了六车道、八车道等。公交线路增加到了100多条,交通十分便利。另外,在一些主干道上,中间有绿化带。两边都有地下通道、商场,使行人过马路有了安全保障。通讯比原来方便数十倍。现在,每家每户都一至三部电话机,很多家庭都有一部以上手机,使得通讯更加快捷。……正因为这样,所以长沙被评为了“星城”呢。
我的家乡叫做阆中,它是一座美丽的城市。
听奶奶说,在以前,我的家乡还是比较落后,一条条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;一座座矮得不成样子的房子;一条古老的大桥就像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;路上没有路灯,晚回家的人只能摸黑回去``````
如今呢?一条条宽阔的柏油大道代替了那泥泞小路;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代替了那矮房;一座雄伟的嘉陵江二桥横跨在两岸之间,使两岸的交通更加方便;路上一盏盏霓虹灯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,让晚回家的人不再害怕;江面上游的,不再是小渔船,而是一艘艘大轮船``````
家乡不仅科技变发达,经济变好了,更令家乡人高兴的是,我们家乡阆中的古城,今年已被国家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在创建中,民间投资500000000元,拆除古城不协调建筑10000多平方米。重建中天楼;扩建张飞庙;整修贡院;再现李家大院,张家小院等古院落的原貌,逐步还原了唐宋格局,明清风貌。
我相信,我可爱的家乡不久又会发生巨大的变化!
我的家乡——大荔县,位于陕西的中部,古称“同州”。近几年来,在政府的领导下,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首先我来说说交通方面吧!以前我们去西安,坐大巴车要三个多小时,才能到达。现在,自从通了高铁后,只要四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西安。还有,以前去四川要坐九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,现在坐高铁只要四个小时就到了。以前去山西太原,要七个小时才能到,而现在三个小时就到了。如此便捷的交通,真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呀!
其次我再说说旅游方面吧!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,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——同州湖。以前,这个湖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河,但在政府的领导下,把这条河修建成了湖,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,斥资在同州湖上设计了美丽的音乐喷泉,又在周围建起了小吃街、游乐园等,应有尽有。每到节假日、同州湖的游客真是人山人海。今天的同州湖,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更是我们大荔人民的骄傲!
现在,我们的家乡跟随着新时代的脚步,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,比如:快要建成的体育中心、东府湖等等。同学们,如果有时间的话,一定要来我们家乡看一看!
月,好悠远好悠远,天空缀满闪闪发光的星斗,像钻石,似珍珠,又恰如玛瑙。我望着威尼斯小船似的月牙儿,看看眼前华灯齐放,像镶嵌着无数宝石的南靖江滨公园夜景,引出了无限美好的遐想。中国这一条卧龙已经一飞冲天,变成了腾飞的巨龙,我们的周边环境大大改善,真是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呀!
今晚的夜色真好,我们全家一起去江滨公园玩。啊!一条条马路展现在眼前,它宽敞畅顺,并且一尘不染,既方便又快捷,让人看上去就舒服;过了中山桥,就进入了公园,绿茵茵的草坪错落有致,嫩绿的小草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之中探出了好奇的小脑袋东张西望,好像想把整个世界都看遍的样子,花儿是草坪中的“佼佼者”,它尽舞,婀娜的舞姿轻盈无比,有时也把那长而顺似瀑布般的秀发放下来,几个姐妹攀比着。不知不觉中,我们已走到兰陵桥下。我早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步行吊桥,桥摇摇荡荡,令你有进入仙境的感觉!我向下鸟瞰,“母亲河”------荆江,江面上没有一点污渍,还发着幽蓝的光,使你有神秘安静的感觉,身临其境,精神为之一振!放眼望去,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夜景更是美不胜收。琳琅满目的霓虹灯闪耀着五彩的光辉:有青的、有橙的、有红的……五光十色、绚丽夺目,让你想多看几眼。
以往,中山桥上小摊拥挤不堪,从烧烤摊飘来阵阵刺鼻的烟气,让我们抢得直咳嗽;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前面又传来卖东西的吆喝声与讨价还价争执不下的吵嚷声。
同学们,近几年来,改革开放了,祖国发展了,道路变平变宽了,树木变多变绿了,天空变蓝变净了,工厂废气废水减少了,小河变清了,鱼儿变多了……尤其是20xx年,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,更推动了祖国的环境建设。当然,我的家乡介休也不例外。
在很短的时间里,我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就变成了又平又宽又长的柏油路了,路边的树木也从一两棵变成了无数棵,空气清多了。不像以前的土路,一下雨就“进化”成泥路了。一脚踏下去,泥就都去了裤子上。还记得那时,我上学,脚上还得套上两个塑料袋,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四脚朝天。有的时候,汽车陷在泥里也会出不来。想想过去,看看现在,心情是多么舒畅!
变化最明显的还有家乡的汾秀公园。去年那里还是一片空地,而现在,已是风景如画,美如仙境了。许许多多的树木把汾秀公园打扮成了一个森林。大湖上架着一座石拱桥,桥两边刻着许多图案,比如鲤鱼跃龙门等等。公园门口有6股似趵突泉又胜似趵突泉的喷泉,昼夜不息地涌动着。池底还有六盏彩灯,把汾秀公园装点成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。
我们作为学生,要好好珍惜今天,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美的明天。让我们为家乡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吧!
呦!一条条泥泞的山路不见了,嗬!一座座陡峭的土坡铲平了,呀!一间间破旧的土房不见了!它们在哪呀?哦,原来它们换了新装,泥泞的山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,陡峭的土坡变成了平地,破旧的土房变成了宽敞舒适的楼房。这是哪呀?这是我那美丽的家乡——柞水。
忆往昔,人们砍伐树木给自己家造房,导致沙尘暴、暴风雨成了“常客”,无数良田毁于一旦;无所节制的开垦荒地,使土地越来越贫瘠,几乎种不出庄稼;天天烧香拜佛,碌碌无为,使庄稼一天天的枯萎下去,直到颗粒无收;从前有着“重男轻女”的思想,不让女孩去上学,而是做一些家务活或农活。
看如今,人们的文化素质渐渐提高,明白了,树木可以抵挡沙尘暴和暴风雨的'袭来,于是,纷纷拿起锄头、水桶、树种……在高山和门前植树,从此,沙尘暴、暴风雨成了“稀客”;村民明白了无所节制的开垦土地会使土地贫瘠,就规划土地,循环使用土地;村民人在电视中懂得了烧香拜佛是迷信,什么用都没有,相反,用科学种植方法,使庄稼大获丰收,人们丰衣足食;政府在农村建立起了一所所学校,又劝说着一位位家长,让他们让孩子上学……终于,大部分孩子都上了学,圆了多年的读书梦!
现在,贫穷落后的家乡正慢慢的变得美丽、繁荣富饶。
美丽的家乡,我爱你,爱你的山清水秀,爱你的鸟语花香,更爱你的美丽与兴旺!
人人都说家乡好,而我也不例外。
我的家乡坐落于“稻花飘香,荷花争艳”的微山湖畔。人们俗称它为“鱼米之乡”。这就是我美丽可爱的鱼台。
记忆里模糊的小时侯,鱼台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,到处一片荒芜。道路坑坑洼洼,房屋高高矮矮,购物没有统一的去处,交通没有统一的制度,西支河到处弥漫着呛鼻的气味,北大桥一片荒凉。
而如今,这座我生活了十一年的城市,在党的领导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开辟了集休闲,购物,娱乐于一体的湖凌三路,也建造和规化了许多小高层市的小区。我们购物有了超市,不论买菜还是买礼物,买零食或是生活用品都有了统一的去处。在各个十字路口设制了红绿灯和交通岗,在上下班的人流高峰期还会有警察叔叔站岗指挥交通。西支河建了“湖上公园”。夏天会有许多小船供游人游玩,北大桥下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。每当傍晚,人们吃过晚饭,大家都会聚集到这里健身畅谈。
“鱼台变好了,变成了真正的‘鱼米之乡’”!这是鱼台人共同发出的心声。
随着爸爸的工作改变,我由龙川县的细凹镇的中心小学转到了深圳市的泰宁小学。我有五年时间没回去了。
今年国庆节,我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老家。一下汽车,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:一条水泥路横卧在崇山峻岭上,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楼。山变绿了,人欢笑着。望着眼前的这一切,我不由自主地反问自己:“我的家乡变得真快呀!”
第二天早晨,太阳公公刚刚露出笑脸,我迫不及待地要爷爷带我去看看以前住过的地方。可是我东瞧瞧,西看看,也没有找到以前的住处。原来,过去的那些简陋的砖瓦房,现在已经拆了,重新建起了新楼。原来泥泞不堪的泥巴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。房前屋后都种了花草树木。小时候玩耍的地方,如今种上了经济植物,有桉树,有果树。原来的小学也变了样,砖瓦房变成了两层楼房。教室又宽畅又明亮,体育器材比以前齐了。小河里养了许许多多的鸭子,远远地能听见鸭子的声音。猪圈里的猪哦哦地叫着。小鸡们在地上叽叽地叫。好一派农家的景象。
是啊,家乡变了,我们的祖国也变了。未来一切都将变得更美好!
我的家乡在翔安,这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现在真得跟以前比起来,就是脱胎换骨。
在以前,道路窄小,尘土飞扬。两边的绿植披上厚厚的尘土。而现在呢?旧貌换新颜,“翔安大道”诞生了。宽敞的路面,整洁的街道,养眼的绿植像婷婷玉立的少女,向路人招手。一阵清风吹过,带着泥土和花的芳香,新的旅程中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。
对了,这么美的道路有没有商店?
有,当然有。以前吧,都是些不正规的小卖部,门前三包做得不到位,垃圾遍地都是。随着“翔安大道”的落成,路边的“金包银”工程建了起来。所说的“金”就是在马路边上的商店;而“银”呢,就是商店里的厂子,怎么样,别具一格,据说,这样可以解农民的后顾之忧呢!
还不止这些呢,浏五店那里正在建水下工程――“海底隧道”。听爸爸说是通往海那边――厦门。为的是更好的开发致富道路,方便了市民的出行。
翔安的发展巨变,火炬高科技园在这儿落成,作为生产基地,这儿将农田改造成科技园,高大的建筑耸立在路边,翔安真的变了。
现在的翔安真的从过去走向高科技,走向新的辉煌。
翔安,“翔”不正是飞起,飞向蓝天的意思吗?“安”不正是平安和安居乐业吗?
正是,这意味着奋起的翔安就像雏鹰一样向着更高的地方飞去,打造自己一片美丽、富饶的家园;在这里的每一个人,都能安居乐业,给翔安铺上一条走向高科技发展的“康庄大道”。
飞吧,翔安。
我们扬起风帆,脱贫致富奔小康!家乡的每个角落让我永远地感慨,永远地吸取春风的温暖……
“一座、两座、三座、四座……”
五、六岁的我,歪着小脑袋瓜儿,瞪着小眼睛,数星星般地数着立在斜阳中的小土屋。记忆中,那时候家乡最“引人注目”的就是这小土屋了。歪歪斜斜地点缀在青山绿水间,说不尽的诗情画意,道不完的乡村韵味。
“一座、两座、三座……”
八、九岁的我,睁大惊奇的眼睛,数着日渐稀少的小土屋。昔日的土屋群中已夹杂了不少青砖碧瓦的砖瓦房,齐刷刷地立在土屋旧址上——耀眼的灯、照人的窗。且不说坐上一坐,站上一站,哪怕只是看上一两眼,那无穷的快意便溢满心中了……那时的我,更是喜欢得不得了。
“一座、两座……”
今天的我,透过架在鼻梁上的眼镜,像寻宝似的,仔仔细细地寻找着已经陌生的小土屋。
这时候的小土屋,在家乡的土地上已经不多了,而那宽敞明亮的小楼房却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。好多人建起了三层、四层的小洋房。
小楼的主人,昔日只会种田的农民们,已不甘心只求吃、穿、用,都纷纷走进了“农民脱盲班”。脱了盲的农民们用科学种田、科学养猎、养鸡、养鱼……用大把大把的钞票换回了彩电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电话……
这一切的一切,就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它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随着时代的进步,奔向未来,奔向小康,奔向灿烂的明天!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