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科学教案

时间:2024-06-13 21:22:00
【精华】科学教案汇编8篇

【精华】科学教案汇编8篇
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科学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:

1、了解水的重要性,鱼儿离不开水,对水中生物特性有直观的感受。

2、懂得保护水的方法,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。

活动准备:

《小金鱼搬家》故事录音,故事挂图一套,情景图片四张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教师戴上“金鱼”头饰,扮成小鱼金鱼,“小朋友,我是小金鱼,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,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,使我不得不搬家,唉!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。”

2、请幼儿听故事《小金鱼搬家》,听完后提问:“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?”请幼儿自由讨论。

3、出示图片,请幼儿观察、讨论,请幼儿说说“谁对谁不对”,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,要保护水的清洁。

4、小结。

小金鱼说:“小朋友,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,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,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。”

科学教案 篇2

都站起来吧!

设计意图:

在一次上课的时候,班上大部分的孩子都将书平放在桌上认真的看图说话,而有个孩子却将书打开撑在桌上,双手没有扶书跟着小朋友一起看图说话,一副悠哉游哉的样子…….本次活动就是抓住幼儿的这一“小聪明”,以“平时不能在桌面立起来的物体,使之能够在桌面上立起来”,为探索目的。于是,我就让幼儿去探索为什么有的物体能立在桌面上,为什么有的物体不能立在桌面上。从而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,增强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。

活动目标:

1、 通过参与分类活动,了解物体立起来与接触面的关系。

2、 大胆探索使物体立起来的多种方法,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。

3、 交流探索结果,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。

活动准备:

1、 教师知识经验:知道各种物体的材质,了解物体立起来的原因。

幼儿知识经验:了解各种物体的名称及材质。

2、 物质材料准备:

(1) 能立和不能立的物体:瓶盒铅笔水彩笔积木书纸吸管(粗、细)羽毛、

(2) 记录表每人一份。

(3) 录音机,磁带。

3、 环境的准备

(1) 活动区投放各种辅助材料,如:插塑积木、橡皮泥、米、沙子、胶带、皮筋、剪刀、等。

(2) 活动前一周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物体(盒子、瓶子、羽毛等物体)

活动过程:

1、 将物品分类。

(1) 观察:哪些物体可以站立?哪些物体不能站立。

(2) 操作活动:将篓子内物体分类,并做好记录。

2、 幼儿讨论:为什么有的物体能站立,有的物体却不能站立。

3、 尝试用多种方法让不能立起来的物体立起来。

(1)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使纸立来。

(2) 在使纸立起来的 基础上,利用辅助材料,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其它不能立起来的物体立起来。

(3) 幼儿讨论:为什么利用了这些东西就能使不能立起来的物体立起来。

(4) 小结:只有物体接触面大才能使物体立起来。

4、 游戏:糊涂的餐厅老板

有个糊涂的餐厅老板总是记不住客人点的菜,他想请小朋友帮他想想办法,让他能够记住每位客人点的菜。每组幼儿通过现有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餐桌号牌。

5、 成列展览,相互交流。

活动延伸:

鼓励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。

课后找出家里坏掉不能立起来的物体,通过这个活动也能帮助它们立起来。

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:有趣的螃蟹

课题生成:

在主题活动《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》中,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。于是幼儿、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、金鱼、寄居蟹,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。

“菊香蟹肥”的时节,幼儿都吃过螃蟹,他们带来了蟹壳,他们说:熟螃蟹是红色的。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,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,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。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,为幼儿提供条件,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。

活动目标:

1、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。

2、了解螃蟹的外形,爬行方向,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。

3、激励幼儿勇敢探索,积累一些生活经验。

活动准备:

1、四十只小螃蟹,两只大螃蟹。

2、二十只小塑料箱,四只大塑料箱。

3、夹子、筷子、手套人手一份。

4、盆子、水、抹布,透明盖电锅两只等。

活动过程:

1、教师问:你们知道螃蟹吗?(知道)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?(不)为什么?

幼儿l:因为螃蟹凶。

幼儿2:它有大钳子。

幼儿3:要夹人。

2、教师说: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?(好)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。

幼儿观察螃蟹:

幼儿1,只看不动手。

幼儿2,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。

幼儿3,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。

幼儿4,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,夹住了螃蟹就叫,掉了就大笑。

3、幼儿坐在地毯上。

教师问:玩得快乐吗?(快乐)

教师说: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,它是我们的好朋友。

教师又问:螃蟹长得什么样子?

幼儿自由谈,教师巡听。

幼儿1,背上有壳,是灰黑色的。

幼儿2,有眼睛,烧熟了是红色的。

幼儿3,有三只脚。

幼儿4,不对,有四只脚。

4、教师说:螃蟹到底有几只脚?大家去数一数。

5、教师示范,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。

教师提醒: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,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。

6、盆子、水、抹布,透明盖电锅两只等。

活动中幼儿的勇敢、才智、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。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,学习一些科学知识,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。

不过在活动中觉得“数活螃蟹腿”这个环节较有难度,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。

专家点评:

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,可能更加贴切。从整个过程看,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,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,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,这一点,是值得大家借鉴的。幼儿园的教 ……此处隐藏6049个字……p>

1.折纸。

(1)教师示范折叠方法(或播放微视频),明确注意事项。

(2)学生折纸。

设计意图:通过示范和指导,引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、便于实验操作的瓦楞状纸,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。

2.观察中发现纸的新特点。

(1)(教师拿着折好的纸)请仔细看一看(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),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?

预设: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。

(2)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,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。

设计意图: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,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瓦楞状纸的特点,丰富学生对瓦楞状纸形状的认识,同时又为后面活动中仔细观察、详细描述做示范。

3.实践中发现纸的新功能。

瓦楞状纸都具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?让我们通过动手做实验去寻找它的新功能。

(1)任务介绍。

按一按: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,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,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,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内。

放一放:取两本字典(或厚一些的书或其他等高的物品)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,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,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(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,如回形针、橡皮)放在纸的正中间,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。测完白纸后,再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。

摸一摸:领取一杯热水,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;换用瓦楞状纸,再次感受冷热程度,并对比有什么区别。(此处提醒学生留意不要打翻水杯,小心热水烫手)

设计意图: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,而通过示范指导引领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细节,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,实现了对学生操作技能、精确意识的培养。

(2)明确要求。

边做边完成记录表,同时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现及时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。

注意事项:

●实验要一步一步做,不要急于求成。

●仔细观察、感受,有什么发现就记录什么。

●与同学交流要轻声。

●在“摸一摸”环节,小心别烫伤自己,别烫伤同学。

(3)学生活动。

教师适时介入指导、评价,引领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活动。

设计意图:通过交流引领学生明确实验注意事项,帮助学生形成对实验活动的正确认识,为有效观察做铺垫。在观察活动中,如有个别学生未能有效开展对瓦楞状纸的观察,教师要适当介入指导,避免这部分学生“游离”于活动之外。

三、研讨

(一)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

1.出示班级记录表。

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,相信同学们对于纸经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,接下来一起分享我们的发现。

2.学生汇报,教师记录。

学生先汇报记录表上已有的选项,接着再补充其他的发现。

设计意图:帮助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整合对瓦楞状纸零散的认识,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。

(二)瓦楞状纸的应用

1.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。

白纸通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与折叠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。在生活中,老师发现瓦楞状纸有很多的应用之处。(下发小纸箱)请仔细看这个纸箱,你能找到里面的瓦楞状纸吗?

2.学生观察并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。

3.引领学生思考: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?

预设: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,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。

4.引领拓展。

在生活中,人们还将瓦楞状纸的特点应用在杯垫、杯套制作中(出示图片)。

设计意图:学生经历寻找物品中的瓦楞状纸,分析物品运用了瓦楞状纸的什么特性,描述这个特征会使物品具有什么优点,从而使学生从全新角度认识到材料特点决定材料用途。

四、拓展

今天,我们将纸改变了形状,发现纸产生了这么多新的功能。试想一下,若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上一层油做成油纸,然后分别在普通纸、油纸上不断滴水,又会有哪些新的情况(图文介绍)?请同学们课后做一做,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。

设计意图:通过布置课后拓展性科学实践任务,将科学实践引向课外。这样将巩固学生的探究方法、丰富学生对纸这一材料的认识以及探索新材料的兴趣。

板书设计

神奇的纸

光滑、硬硬的、不能弹回来不光滑、软软的、能弹回

最多能放3个回形针能放好多盒回形针

不能支撑物体支撑能力好

不能隔热能隔热

科学教案 篇8

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《常见矿物》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

常见矿物

教学目标:

科学探究目标:

1.能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。

2.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。

3.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分类方法(或标准)的优缺点。

4.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各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。

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:

1.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矿物。

2.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矿物的条痕。

科学、技术、社会、环境目标:

1.能举例说明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。

2.能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宝石的用途

教学准备:常见矿物、刻刀、 磁铁、无釉瓷片、铜钥匙、铜币、铁钉、玻璃片、砂纸等。

教学过程:

1、谈话: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。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。关于矿物,你都知道些什么?

2、出示各种常见矿物。

3、讨论:你希望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?需要什么养的工具?采用什么养的方法?怎样记录实验结果?

4、交流。

5、阅读教材:77页

6、提问:怎样观察矿物的颜色?

7、讲解:条痕就是矿物再无釉瓷片上刻划留下的痕迹,是矿物的粉末,能够转为准确地反映矿物的颜色。矿物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实际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,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准确颜色。

8、认识摩氏硬度计。

9、分组活动、做好纪录。

10、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,比较各种矿物的特征。

11、根据对矿物的观察和实验结果,选择适当的标准给矿物分类。

12、交流各族的分类标准和结果,比一比谁的分类标准更科学。

13、评价学生和分类活动。

14、讲述: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,关于宝石你知道些什么?

15、认识一些宝石及其用途。

16、布置作业:搜集宝石及宝石的用途。

附板书:

形状

颜色

光泽

17.常见矿物 条痕

硬度:摩氏硬度计

《【精华】科学教案汇编8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